何況這種事里頭,可扯皮的東西又多,趁著當(dāng)年的經(jīng)手人大部分都在,有的事還能說清楚。
否則要等下去,萬一哪位重要人物作古,或是占房的人家再多更換幾個來回。那可就真是一筆再難理清的糊涂賬了。
三年五載的小意思,十年八年也很正常。甚至不少人家苦苦等了好幾十年,房子都拆沒了也沒個說法。
他自己上輩子可就是干拆遷起家的,這種事見得不是一件兩件了,還能犯這種傻么?
總而之,越往后拖,事兒就越難纏。
正是抱有這種宜快不宜遲的想法,生怕過了這村兒就沒這店兒了。洪衍武就馬上開始游說起他的爹媽來。就想讓父母盡快把房契拿出來,交給他來運作。
他自己當(dāng)然早有預(yù)料,知道這要下一番水磨功夫的。因為他的父母不是一般的老頭老太太,有見識有文化,他們既然思想有顧慮就不是輕易能做通工作。m.biqikμ.nět
于是他就采取了雙管齊下的游說方式。
一方面是掰開了揉碎了講政策,一點點來分析。要讓父母明白,國家這個政策是可信的。打消他們的后顧之憂。
另一方面是,他還得講感情,除了設(shè)法勾起父母對老宅的依依懷念之情。還得用哥哥妹妹,甚至是洪家后代的成長環(huán)境來說事。
現(xiàn)實問題就擺在眼前,他們可都長大成人了。洪衍武要不是跟陳力泉一起住,家里早安排不孝了。誰今后不得結(jié)婚啊?那又得怎么辦嗯?
指望政府福利分房?他大哥都排多少年的號了,這都還沒影兒呢。
洪祿承和王蘊琳都不是糊涂人,洪衍武游說他們的話又沒來半點虛的,這樣就漸漸動心了。
反正,這事要從節(jié)后算,洪衍武纏磨了大概一個月,終于獲準(zhǔn)得到父母允許,讓他先嘗試著接觸一下。
而且洪祿承辦事極其穩(wěn)當(dāng),雖然房契拿了出來,卻沒讓兒子留在手里,而是讓洪衍武拿到“大北照相館”拍了些照片。
洗出來以后,先拿這些照片說事。真有什么進展,他在出面不遲。
不過最后還得說一句,其實洪祿承和王蘊琳真能想通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壽家的發(fā)生了一件相關(guān)事件。
敢情壽敬方是比較倒霉的。他們壽家的祖宅位置原先就在“重文門菜市場”的那個位置。
別說他“運動”中被轟出去再也沒回去過。1976年興建菜市場還把他家的宅子給推平了,徹底斷了他的念想。
可是呢,現(xiàn)在因為有了政策,里面有一條說,對“運動”以來,國家建設(shè)征用拆除的私房。其價款絕大部分暫存房管部門的。即進行清理,要將價款發(fā)還產(chǎn)權(quán)人。
所以區(qū)房屋管理局就主動找到了壽敬方,主動給了他補償款。
雖然那錢是按照房屋的平米數(shù)核算的,連院子都沒算,價格也很低,一平米只有不到十塊錢。
但架不住壽家的房子多啊,好幾十間呢。平均下來一間房119.64元,總共是退了壽敬方四千多塊。
就這樣,他們壽家總算是不幸中的萬幸,還落在手里一點錢。
當(dāng)然,在洪衍武看來,兩塊一平米的補償款完全就是能把人氣吐血的價兒,他表叔那是虧到姥姥家去了。
但反過來講,這件事卻又讓洪祿承和王蘊琳相信了政府的誠意。sm.Ъiqiku.Πet
他們覺得政策確實是上面真心實意想要執(zhí)行的。所以區(qū)房屋管理局才會主動出面給補償。
否則,黑不提白不提,他們這樣的人誰又知道去哪兒要錢???知道了,又哪兒敢去要???
如此一來,他們才會把房契拿出來,隨了洪衍武的意了。
了解到這個緣由后,洪衍武也不由在心里默默感嘆一句。
表叔啊表叔,我要不把老宅要回來,都對不起你們家的房子。你們家被拆的丁點不剩的事兒,深深地把我給鞭策了。真的。
有群號了:244574974,喜歡這本書的朋友,快來加入吧
(本章完).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