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下了一場雨,早起時霧靄籠罩,遠(yuǎn)山重疊。
蕭懷灃今日的確要去趟法華寺,只因辰王又念叨了王妃的長明燈,他不能敷衍。
還有一樁事,是崔正卿告訴他的。
“……法華寺的素齋里,新添了一道菜叫‘半江明月’,就是豆腐做的羹湯。
名字好聽,菜也好吃。上次咱們?nèi)デf子上,王妃不是一直夸那豆腐不錯么?
這道菜,她應(yīng)該很喜歡。我最近陪著人去吃了三次,三次都覺口感極好。”崔正卿說。
蕭懷灃聽了進(jìn)去。
他想帶駱寧去嘗嘗,故而提出讓他一同去法華寺給三嫂點(diǎn)長明燈。
到了山腳下,天色尚早,林間的雨霧還沒有化去,處處朦朧。
薄霧打濕了山路,不太好走,故而蕭懷灃握住了駱寧的手:“慢些?!?
駱寧道好。
她沒話找話,同他說:“法華寺的長明燈很靈驗(yàn)。若三嫂有靈,她可得輪回。”
“長明燈與死人無關(guān),只是活著的人寄托哀思?!笔拺褳栒f。
駱寧心說并非如此。
她的靈魂能十幾年不滅,焉知不是太后常年點(diǎn)長明燈的緣故?
駱寧沒和他爭,也無法說服他相信。
她只是順著他的話:“三嫂挺可憐,那么年輕就走了?!?
辰王妃去世一年多了。
駱寧一直說話,才不會留心自已的手被他握在掌心。
也許是天氣暖和,他手掌滾燙,掌心炙熱烤著她,駱寧感覺肌膚在一寸寸升溫,手腕的脈被烘烤著,跳得都比平時急。
她心頭微悸。
這種感覺,叫她走路都像踩不到實(shí)地,很不舒服。
她打算不著痕跡撫一下鬢角,抽回自已的手。不成想,她剛剛一動,蕭懷灃握得更緊。
“慢些。”蕭懷灃似以為她是不小心打滑了。
他目視前方,照顧她的步調(diào),走得慢,一級級臺階往上,回答駱寧的話,“去世的人無知無覺,活著的才可憐?!?
駱寧趁機(jī)問:“三嫂是什么?。俊?
“說不明白。受過一次劍傷,許是劍上有毒,也可能是劍太臟了,她斷斷續(xù)續(xù)低燒了兩個月,從此后身體垮了?!笔拺褳柕?。
又道,“從受傷到去世,也不過半年時間。”
駱寧駭然:“那恐怕是中毒。”
“……未必就是毒。刀劍砍過人、沾了血,又帶著一點(diǎn)鐵銹,本身就比毒更劇烈。”蕭懷灃道。
“這算是意外?”駱寧道。
蕭懷灃點(diǎn)頭。
駱寧心口也似沾染了晨霧,低聲說了句命運(yùn)無常。
說著話,蕭懷灃始終沒有松開她的手。
后面幾步路,駱寧感覺疲倦了,反握了他的手掌借力。
兩人終于上了大殿。
蕭懷灃要來,提前通知了法華寺,住持與首座的慧能和尚在大殿門口迎接。
駱寧瞧見這個慧能和尚,心口一沉。
慧能和尚與邱士東私交很密,好幾次幫襯白慈容立威,來算計駱家;如今邱士東死了,他沉沒下去,沒人知曉那些往事。
駱寧看一眼他。
他眉目慈悲,似沾染了佛前的香火,極其友善:“王爺、王妃,里面請。”
駱寧不動聲色點(diǎn)點(diǎn)頭,眼底一點(diǎn)淡薄笑意,邁入了門檻。
法華寺今日香客不少。
駱寧與蕭懷灃著平常衣衫,與普通小夫妻無異,身后只默默跟著幾名做家丁打扮的侍衛(wèi)。
他們先去上香。
而后被請去后面的偏殿。聽住持誦經(jīng),給去世的辰王妃做個“小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