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鴻大長公主被下了天牢。
行刺皇帝的人,是之前公主府的侍衛(wèi)首領,一直跟在公主身邊。她被除名削邑后,公主府被收回,但下人還跟隨著她。
“他竟敢背叛我!”
嘉鴻大長公主坐在天牢里,心頭十分恐慌。
這件事,脫離了她掌控。出事后,她竟是一時想不出對策,因為她毫無防備。
她最信任的心腹,背叛了她。
嘉鴻大長公主本是要嫁禍給雍王。
她早年就在雍王身邊埋伏了一顆釘子,等著關鍵時刻用上。
權貴之間相互放眼線,很常見,嘉鴻大長公主暗中布局多年,哪怕沒了公主府,也不影響她的尊貴。
她知曉魏王的邀約。
魏王請皇帝去馬球賽,為的是替自已挽回聲望。自從魏王妃射殺祥瑞后,魏王在朝臣心中一落千丈。
他快要趕不上不問世事的辰王了。
嘉鴻大長公主覺得時機極好,就用了放在蕭懷灃身邊的眼線。
那是一名死士。
當年嘉鴻大長公主救了他的母親和兩個弟弟妹妹,他便愿意誓死效忠。
他被安排在雍王府做護院。
嘉鴻大長公主去一趟雍王府,帶著一枚銀寬戒指,那是死士母親的。她需要此人出力。
這人悄悄去找了接頭之人。
必須他出來找。要是公主直接派人去雍王府尋他,可能會露餡——有這個風險。
“雍王與王妃去馬球場,肯定有侍衛(wèi)跟隨。你想辦法跟著去,找機會射皇帝一箭。
往后,你母親有公主贍養(yǎng);你的家人,公主也會看顧好,不必擔心。”接頭之人如此說。
死士承諾一定會辦妥。
雍王府的侍衛(wèi),誰跟著王爺出門,不是王爺親自點的,由管事的人負責安排。
隨便花點心思,機會就落到了這個死士頭上。
公主在馬球場外面瞧見了這名死士,心情還不錯。
可她萬萬沒想到,她的死士沒有出手,卻是自已的侍衛(wèi)首領、最重要的心腹之一,行刺皇帝。
“原來,我身邊的人,埋伏得更深。這可能不是蕭懷灃干的,估計是先皇?!?
嘉鴻大長公主心寒、憤怒。
“此事做得極其隱秘,蕭懷灃到底如何知曉的?”
蕭懷灃不僅知道,還在極短時間做了反撲,所以嘉鴻大長公主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原本她是想,雍王府的侍衛(wèi)行刺,蕭懷灃受到牽連,公主就趁機向皇帝賣幾個人情,把兩件事蓋在蕭懷灃頭上。
有了揭發(fā)之功,公主又會訴說委屈,將“水渠之案”扭轉。
她是因水渠一事被除名削邑的。此案定了,可哪怕鐵證如山,也可指鹿為馬。
嘉鴻大長公主相信,皇帝為了弄死雍王,不惜利用一切機會,替姑母翻案。
她的封號、封地和公主府,這次都能討回來。
十拿九穩(wěn),卻橫生意外。
嘉鴻大長公主心中的預測,是死士沒有成功,不能順利拿下蕭懷灃,卻從未想過自已中招。
她放在雍王府的眼線,這次估計是蕭懷灃故意讓他跟著來的,蕭懷灃早已察覺到了,只是讓她放松警惕。
待她看到了,那眼線肯定就被悄悄綁了起來。
嘉鴻大長公主沒有過防備,故而也沒做反擊準備。如今陷在牢里,通天手段也用不上。
她真急了。
“我要見太后娘娘!”
獄卒卻不搭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