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丈全國土地由于謙他們的部門來監(jiān)督再合適不過。
但為了防止出現(xiàn)意外情況。
朱瞻墡還是將錦衣衛(wèi)指都指揮使給叫到了御書房。
“左大人你配合于謙進行清丈土地的工作?!?
“臣遵旨。”
吩咐完左千戶,朱瞻墡也給一旁的于謙囑咐道:
“于謙,這一次你不只是要對付大大小小的官員們,甚至還要對上那些功臣勛貴,乃至于皇親國戚,這些可都是你的目標……,為了你的安全考慮,左千戶這段時間就帶著錦衣衛(wèi)配合你的工作?!?
于謙行禮一拜,“臣明白。”
朱瞻墡安排好于謙跟錦衣衛(wèi)后。
也在思考,今日一些小官們,肯定已經(jīng)開始在擦屁股。
但那些高官大臣,甚至世襲功勛們。
他們肯定不會就此成為待宰的羔羊。
這群人就算是想要擦屁股。
估計也沒有那么容易。
自己得提前準備一手。
……
京城一家莊園內(nèi)。
幾十個皇親和勛貴們?nèi)慷季奂谶@兒。
還有一些朝中大員們。
他們此時此刻那是心急如焚。
全因為朝廷要清查土地了。
他們這群人名下的土地,大多數(shù)都是地主鄉(xiāng)紳們孝敬的,
而這些地主們的土地,也可以掛在他們的名下。
依附在他們的產(chǎn)業(yè)中。
更有甚者,他們中還有人跟各地藩王暗中勾連,侵吞了不少所謂的“無人荒地”。
這些“無人荒地”,多數(shù)都是百姓們的良田。
簡單來說,坐在這里的每個人,都不干凈。
屬于想要擦屁股,確實已經(jīng)來不及的那種。
他們做官多半是混,全靠祖輩的福蔭。
一個個都是腦滿腸肥,大腹便便。
“大家現(xiàn)在得想個辦法,別說你們了,就算我這個世襲的二品將軍,現(xiàn)在都要小命不保了!”
率先說話是兵部一個武散官。
也是世襲的護軍。
一發(fā)話。
一個翰林院的官員,就起身看著眾人,說道:
“諸位,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咱們一開始以為這小子只是沖著朝中那些不聽他話的大臣下手,也就對付對付御史們,誰知道,他又拿江南士林出身的官員開刀?!?
“現(xiàn)在更絕,玩絕戶了!他竟然連我們這些世襲的勛貴官員,受到先輩們庇佑的閑官,都不放過!連我們也要查?這算怎么回事?我爺爺,我爹,那都替我吃過苦了,憑什么要我再吃二遍苦?”
“沒錯!”一個年輕的勛貴,氣憤不已附和道:“不就是一點泥腿子的地嗎?咱爹那是跟著皇上靖難之役的功臣,怎么?我拿一點泥腿子的地就不行了?還要咱們?nèi)リ幉艿馗N地?那地是咱們這些老爺們能種的嗎?”
“說得好!”
“就是,咱們的祖上不是靖難,就是跟著洪武爺打天下的功臣,老人家們給咱們換點好處,留下一個爵位,不是理所應當嗎?沒有咱的祖宗,泥腿子哪來的地?都他娘被蒙古人占著呢!”
“你們都是說爺爺說老子,老夫可是正兒八經(jīng)跟著陛下靖難的功臣,我頤養(yǎng)天年多買一些地給子孫后代們留著,——有什么錯?豈有此理!我看陛下也是糊涂了,讓這個小崽子當家!依老夫看,咱這大明也快完了?!?
這里的每個人都十分的憤怒。
他們都認定,絕不能讓于謙帶著人清丈土地。
這時,
忽然有人起身,提議道:
“俗話說,這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大明朝不是常說要給老百姓過好日子嗎?那就用老百姓來對付這于謙!”
眾人一聽,覺得有點意思。
紛紛看向說出這話的人。
一個世襲的正四品文散官中順大夫。
見大家都看向自己,他急忙獻計獻策,
“諸位要知道,農(nóng)田可都在鄉(xiāng)下,這鄉(xiāng)下都是愚昧無知的泥腿子,他們能懂什么朝廷政策?這些地方管理一方的縣太爺才是他們的天王老子,他們聽的也都是當?shù)乩相l(xiāng)紳們的命令。”
“老鄉(xiāng)紳們跟咱關系有多好,那自然不必說?!?
這人臉上浮現(xiàn)出一抹狡詐,接著又道:
“鄉(xiāng)紳們說什么,泥腿子們就信什么,只要咱給這些鄉(xiāng)紳們一些命令,讓他們?nèi)ソM織泥腿子們起來抗議朝廷,對抗朝廷清丈土地,不就可以了嗎?”
那二品的護軍則是有些好奇地問道:
“泥腿子們也不是沒有腦子呀,他們?yōu)槭裁促u力?”
“護軍大人,咱們就說,朝廷是來收田的,這田一旦被收走,別說大家都沒有地種,他們連佃戶都當不成!這,糧食和錢都沒有了……,護軍,你說,這群泥腿子會不跟鄉(xiāng)紳們一起起來反抗?”
“絕!”護軍不禁面色大喜,忍不住稱贊道:“還得是你們這群讀書人,——此計甚好?!?
“哈哈哈,咱這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咱們的監(jiān)國有他的張良計,但咱們也有我們的過墻梯,三個臭皮匠還賽過一個諸葛亮,我們這么多人,出幾個點子王,有什么問題?那小監(jiān)國,此次,必敗無疑!”
……
五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