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委都沒查出來牛大山貪污的證據(jù),說明這個人不像宋波那樣無底線。
加上牛大山又在扶貧辦呆了很多年,確實經(jīng)驗豐富,只要利用好,絕對能讓扶貧辦更快進入正軌。
當天,陸浩又再次召開了一個會議,重申了扶貧辦的獎懲制度,同時又微調了分工,主要把扶貧工作分成了基層扶貧和財務支出。
牛大山分管扶貧的基層工作,要多帶人深入基層,而唐春燕分管著扶貧每一項的資金支出。
兩個人各管一塊,可以相互監(jiān)督,這樣基層扶貧的錢用在了哪,唐春燕撥款的時候也會知道,這是陸浩琢磨了好久才想出來的最理想制度。
當然陸浩還撤銷了昨天對牛大山的懲罰,但也再三強調,從今往后,誰要是再敢違背扶貧辦的規(guī)章制度,絕對嚴格執(zhí)行。
牛大山雖然嘴上沒任何表示,但心里對陸浩不計前嫌的重用,還是有些感動。
接下來的兩天里,陸浩帶著扶貧辦的人重新審核了全鄉(xiāng)所有村里的貧困戶、五保戶、低保戶的名額,不斷深入基層調查每一戶的情況,這是個很累的工作。
他希望國家撥下來的每一分錢都能交到老百姓的手中,也真心希望方水鄉(xiāng)的農(nóng)民日子能越過越好。
不過越是深入基層,陸浩越感覺方水鄉(xiāng)的扶貧工作不好干,想脫貧更是難上加難,他聽到最多的抱怨就是那個幾年前建設的化工廠。
雖然不少村子的年輕人為了多掙錢,選擇在化工廠打工,但化工廠的工作環(huán)境非常惡劣,導致靠近化工廠的不少村子空氣質量非常差,不合格的污水也讓村民怨聲載道,這也讓堅定了陸浩要調查化工廠的決心。
扶貧辦的改變,以及扶貧工作不斷進入正軌,方水鄉(xiāng)領導班子自然都看在眼里的,為此洪海峰還特意把陸浩叫過去表揚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