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
“臣來了!”
陳懷義帶著一個箱子急匆匆的跑進殿中。
本來還記臉笑容的陳懷義突然感覺氣氛不對……
咦?
怎么一個個跟家里死人一樣?
朱元璋怒火正在燃燒呢,聽到陳懷義進來,聲音響亮道:“你拿的啥?快說!”
陳懷義連忙道:“陛下,這是太子之物?!?
朱元璋突然愣了下,而后怒氣消散了一些,點了點頭:“取上來。”
陳懷義恭敬的將東西交給樸無用,樸無用在下面打開之后,將盒子端給了朱元璋。
盒子里,躺著的是一塊用黃紙包裹的粟米窩窩頭,還有一件十分簡陋的襖子,以及……一封信。
“窩頭?”
朱元璋將那塊窩頭拿出來,下面的武勛們詫異的說出口。
陳懷義連忙接話:“陛下,此乃太子殿下為災區(qū)百姓親手蒸制的窩頭,太子在災區(qū)如今是一位書記官,每日要負責災民伙食跟一些雜事,閑來還要教授災區(qū)的孩子們識數(shù)?!?
朱元璋頓時錯愕。
武勛們也瞬間驚呆了。
啥玩意?
太子親自下廚給百姓們蒸窩頭,你沒開玩笑?
文官們一個個臉色已經(jīng)難看的跟僵尸一樣了。
太子作為儲君,理應保持自我神秘以及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因為太子就應該作為精神圖騰,讓百姓去崇拜,去向往,而不是這樣走到百姓面前,喪失了自已的神秘感。
其實古代帝王確實是有一種被神化的感覺,畢竟有的皇帝一輩子待在皇宮被奏本壓得喘不過氣,根本沒時間去民間。
也正是因為如此,官員們成了皇帝跟百姓唯一的樞紐。
…
“咱……咱兒子親手蒸的饃?”朱元璋不可思議的問道。
陳懷義嚴肅的點頭:“回陛下,確實是太子親手所讓!”
朱元璋覺得實在是奇妙極了,他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能夠嘗一嘗兒子讓的東西,并且還是自已看重的嫡長子。
君子遠庖廚這個觀念還是深入民心的,即便是民間,能夠下廚的男子都是屈指可數(shù)。在古人的意識文化里,似乎總是男人在外奔波,女人在家看家?guī)Ш⒆印?
雖然這個觀點很多人不認可,可歷史就是將它給傳承了幾千年。
…
朱元璋緩緩的將窩頭放在嘴邊啃了一口。
一瞬間,干燥的粟米面在口中化開,滋味實在是說不出多好,只能吃到一股粟米面的香味以及有些渣子的面口感。
但老朱……卻笑了起來。
“哈哈哈,咱兒子……手藝不錯!”
朱元璋小心翼翼的將窩頭收好,啃了一口的窩頭雖然難看了一些,可在老朱眼里,卻無比的可愛。
武勛們一個個立馬附和出聲。
至于剛剛老朱的謾罵……
只要老朱不尷尬,他們就不會尷尬。
被皇帝罵幾句咋了?人家皇爺罵咱,那是看得起咱,要是罵都懶得罵,早特么被砍了。
“太子真是一位心懷仁慈之人!”
“殿下真好啊!”
“那可不,這可是咱們的太子殿下。”
…
朱元璋放聲笑了起來。
第二件東西是一件襖子,襖子被朱元璋拿出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