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會有點不好意思。
卻沒想到,林書記反倒比他們更心虛呢。
見了面,不但對他們殷勤備至,對洪衍亢贈送的西鐵城手表和計算器連連稱謝。
還在接風宴上對他們帶來的圖紙大加贊賞,并且專為國內建材市場的價格動蕩一個勁道歉。
說他們忽略了這方面的問題,工作沒做夠。
如果有困難,他們可以想辦法幫忙調劑配額,只希望明年春天能盡快開工。
敢情林書記自以為這才是延誤了工期的原因。
結果得來全不費工夫,洪家這哥兒倆竟然白撿了個大便宜,材料上省下了一大筆。
于是他們倆都很激動,一再保證明年必定開工,賓主相聚甚歡
元旦當天,正式的聯(lián)誼會之后,好事還沒有完全結束。
因為兆慶又開車前來,他是受岳父安書記之托,邀請林書記和洪家兩個表兄弟去龍口村小住兩天,正好趁著大雪做冬日狩獵。
這可是有趣至極的新鮮事啊。
無論是對林書記還是洪家哥兒倆,那都是機會難得,夢寐以求的體驗。又哪會拒絕呢?
于是不顧零下十幾度的嚴寒,他們都飽含興趣隨兆慶去了。
甚至洪衍武到了村里一個電話打到了廠里,還讓陳力泉、水清用車,把楊廠長、張大勺、魏大姐、華英、朱震凡和段剛都送來了。
這就叫公司兩便。
這么好的事兒,既能大家一起放松休息,樂呵樂呵。
也能順便聯(lián)絡聯(lián)絡感情,為今后的各種合作項目鋪平道路啊。
還真別說,確實不枉跑這一趟,這打獵可太有意思了。
真正出發(fā)的時候,村里十五個專業(yè)獵手由安書記帶領著,分別陪著林書記、楊廠長和洪衍武他們,進入山里的雪場狩獵。
獵人們都提起長(木倉)叮囑大家要緊身跟隨,在荒郊野外雪地尋獵物。
山區(qū)望邊際也是白雪,每踏上一步都能沒腳,舉步維艱,好似東北老林子似的。δ.Ъiqiku.nēt
而當獵人遠看有野兔時,便會提前叫大家伏下,把長(木倉)交給大家試射。
結果當然是彈單虛發(fā),野兔已揚長逃脫。
哪怕是洪衍武曾經(jīng)在靶場玩兒過(木倉),表現(xiàn)得也沒好多少。
但這樣更好,因為一下就把林書記和楊廠長的真本事顯出來了。
這兩位可都是部隊出來的,(木倉)法是真練過的。
倆人都射中了幾只野兔,每一只的重量都有六七斤重。
這再被大家夸獎,自然是發(fā)自內心的高興。
而其他的獵人還有幸打到了幾只山雞和一只傻孢子,同樣不虛此行,收獲頗豐。
于是幾個鐘狩獵完結,當大家回到村里。
哪怕都在十幾度的嚴寒下,凍得身體發(fā)木,鼻子通紅,耳朵發(fā)疼,也無不興奮而開心。
特別是女人們,也要提著這些野兔子,野雞,嘻嘻哈哈來挨個拍照。
而今晚宴會重頭菜可就多了,不但有當日打到的紅燒野兔三味和山磨燉野雞。
還有狐子肉,野豬肉,沙洋雞。
但最珍貴的,最難得的卻是幾只熊掌。
那是林書記心懷大暢,從縣招待調撥過來的。
當然了,名義還是以招待洪衍亢這個港商為由,所以也很難說誰沾誰的光。
值得一提的倒是“張大勺”在此又露了一手。
因為其他野味好說,熊掌這東西雖然昂貴,卻無人會做。
大多數(shù)人對東北的山珍也只聞其名,否則縣里也不會一存就是一整年。
而正好,這也成了老爺子教徒弟的好機會了。
別的不說,“張大勺”可不是什么原料都用的,光挑材料就透著學問。
當時他并沒有讓把所有熊掌都留下,而是先招呼洪衍武和陳力泉。
“你們倆,拿鐵釬子捅捅先這幾只熊掌”。
隨后這哥兒倆就認真地捅了起來。
結果發(fā)現(xiàn)有兩只滲出黃色的油,有兩只滲出白色的油。
張大勺只讓他們留下了滲白油的,隨后給出解釋。
“白油的味兒正,黃油的味太沖太臊氣,不好處理,做出來也不好吃?!?
后面的事兒自然不用說了,老爺子不但讓洪衍武和陳力泉真正見識到了熊掌烹飪的過程。
也再一次讓眾人用舌頭體味到了華夏飲食的博大精深。
而日后,盡管熊掌被禁獵成為了歷史,但洪衍武和陳力泉卻能憑著師傅的這次親傳。
還依然能用駝掌做出這個味兒來。
自也算得上傳承有序,發(fā)揚光大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