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從東臨借來的一千兵馬將趙氏軍殲滅大半,剩下一小半人馬見勢不對逃的逃,散的散,只有極少數(shù)對趙氏忠心的屬下護著趙三爺倉皇逃走。
李毓命高楓帶領(lǐng)一百兵馬繼續(xù)追擊,剩下的東臨軍則在得到皇后的授意后暫時留守京城,與在對戰(zhàn)中損失大半的禁軍一同維持京城秩序。
李毓解了皇宮之危后,程嚴與屬下第一時間將天承帝的尸身帶了回來,跪在皇后面前請罪,并痛陳太子和賢妃殺害皇帝,謀奪帝位的無恥陰謀。
皇后思慮一瞬之后,命人去慶熙宮拿下賢妃和湖陽公主,程嚴自告奮勇帶人去了。
所幸賢妃和湖陽公主還活著,在程嚴帶人闖進慶熙宮時,賢妃已經(jīng)得到了消息,卻還沒來得及想出應(yīng)對之法就被程嚴控制了。賢妃還想對程嚴據(jù)理力爭,讓程嚴幫她向外遞話,卻被程嚴一口回絕了。
因賢妃身份非比尋常,皇后也念及舊情,并未將她們母女關(guān)入大牢,只是命程嚴將兩人帶離慶熙宮,暫時關(guān)押在便于看守的秋寧宮。秋寧宮很小,平日里也不住宮妃,因靠近御花園,天冷時宮人們偶爾會在秋寧宮準備茶水點心,將之當(dāng)做后廚在使用。所以這個秋寧宮雖然看起來并不太破敗,但是布置卻十分簡陋。
但這樣的條件也夠賢妃和湖陽公主受的了,湖陽公主從滿是霉?jié)裎兜拇蹭伬锇l(fā)現(xiàn)了一只活著的蟑螂,嚇得直接蹦上了桌子,嘶聲尖叫。
賢妃雖然比湖陽公主冷靜,但是當(dāng)她再三嘗試要看守的宮人幫她傳遞消息未果之后,賢妃的人生第一次體會到了什么是叫天天不應(yīng)的絕望。
皇后此時沒有空搭理賢妃,天承帝已經(jīng)死了,而國不可一日無君,皇后召集群臣進宮議立新皇之事。
不過皇后沒有開大朝會,只請了三品以上且身居要職的官員和元老重臣去御書房議事,剛剛立下大功勞的李毓竟也在皇后召見之列。
關(guān)于立誰為新皇,各方勢力自然又是一番爭吵。
太子的人不甘心眼見勝利在望,卻竹籃打水,表示太子殺陛下定然是被冤枉的。
可是那日護送太子逃離的十個禁軍,有四人在得知皇宮之危已解除之后,就丟下太子跑回來了。他們本就不算太子的人,忠誠度有限,不想跟隨一個弒父殺君的主子。這四人不但供出了太子逃離的方向,還成為了指證賢妃和太子的有力證人。
他們表示那一日隱隱約約聽到了寧易和太子的對話,賢妃是從挖暗道的泉州軍役那里得知了暗道所在,這才有機會截殺了大行皇帝。
皇后命人繼續(xù)去查證這件事,并命禁軍將試圖繼續(xù)為太子和賢妃求情的人下了獄,當(dāng)著所有人的面,皇后第一次在群臣面前發(fā)火,指責(zé)太子和賢妃的同黨在此時提出讓還沒有洗刷罪名的太子繼位,簡直居心叵測,絲毫不將已故的大行皇帝放在眼中。
皇后的怒火震懾住了太子一黨,接下來睿王黨又冒了出來,表示太子是有罪之人不能繼位,身份尊貴又得大行皇帝看重的睿王是最合適的繼位人選。
皇后沒有表態(tài),先看向其他幾位重臣,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慕閣老低聲與另外幾位老臣商議之后開口問:“不知德妃娘娘現(xiàn)在何處?既然要擁立睿王,應(yīng)該將德妃娘娘請來商議。”
其他人看向皇后。
皇后平靜地說:“趙氏逆黨攻打皇宮時,德妃不顧本宮阻攔離開了,之后便不知所蹤,八皇子李嶸也不見了。本宮已經(jīng)派人暗中去尋了?!?
是的,德妃失蹤了?;屎竺藢⒒蕦m都找遍了也沒有找到人。
這時候,沈嬤嬤匆匆從殿外進來,走到皇后身側(cè),低聲快速地稟報了一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