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陸琦和往常一樣,起得很早,干完家里的活,他隨便收拾了一下,準備出門。
就在這時,趙玲玲從里屋走了出來,她睡眼惺忪,看起來是剛起床沒多久。
“小琦,你要去服裝廠嗎?”
趙玲玲問了一句。
“不,我打算去木材加工廠看看?!?
陸琦笑著說道。
他已有大半個月沒去木材加工廠了,服裝廠開業(yè)和集團總部搬遷占去了他全部精力。
“我去給你做早餐,吃完了再出門吧。”
趙玲玲說著,就要轉(zhuǎn)身去做飯,卻被陸琦一把拉住了。
“別忙活了,現(xiàn)在時間還早,我正好去木材廠的食堂吃,也順便檢查一下大家的伙食水平?!?
“好?!?
……
半個小時后,陸琦來到了陸氏木材加工廠。
“陸總。”
廠門口。
門衛(wèi)老張遠遠看見了他,連忙推開窗戶,恭敬地打起了招呼。
“您可算來了!陳廠長昨天還念叨呢?!?
陸琦微笑著點頭回應。
“最近廠里怎么樣?”
“好著呢!”
老張咧嘴一笑。
“訂單多的車間三班倒都忙不過來呢。”
陸琦有些詫異。
他倒是沒有想到,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他都沒怎么管,木材廠的生意竟然這么好。
這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他走進了廠里。
空氣中飄散著松木的清香,遠處傳來電鋸的嗡鳴聲。
與記憶中相比,廠區(qū)明顯整潔了許多,4周的墻看起來是重新粉刷過的,連堆料區(qū)都按樹種分類碼放得整整齊齊。
“陸總!”
陳乾不知從哪得到了消息,小跑著從辦公樓方向趕來,額頭上滲著細密的汗珠。
“您來怎么不提前說一聲,我好準備匯報材料?!?
陸琦笑著擺了擺手。
“我就是來隨便看看,不用搞那么正式?!?
“邊走邊說吧。”
兩人沿著主路向生產(chǎn)區(qū)走去。
陳乾從口袋里掏出個小本子,一邊走一邊匯報起了工作。
“上個月我們完成了哈市一家具廠的五百套紅松訂單,利潤率達到了40%,比之前提高了不少?!?
陸琦更覺詫異。
40%的利潤,這在木材加工行業(yè)來說已經(jīng)屬于天花板級別了。
他突然停下了腳步,目光落在車間外墻新安裝的通風設(shè)備上。
“這是新裝的?”
“對!”
陳乾笑著點了點頭。
“按您上次提的建議,我們淘汰了老式排風扇,改良了除塵系統(tǒng),工人反映現(xiàn)在車間里木屑少了至少七成,連咳嗽都少了?!?
陸琦微微點頭。
生產(chǎn)固然重要,但他更看重的是員工的健康,只要有利于員工的身體健康,哪怕多花一些錢他也是愿意的。
走進干燥車間,一股熱浪撲面而來。
十幾名工人正在操作自動化傳送帶,陸琦注意到每塊木板上都貼著編號標簽。
“這是?”
“這是我們的特色?!?
陳乾解釋了起來。
“有了這些編號標簽,從原木進廠到成品出庫,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追蹤,哈市的客戶就是看中我們這個,才簽了長期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