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當然也有一些官,也不認同朝廷治鎮(zhèn)北侯的罪。
兩方勢力你一我一語地爭論起來。
蕭相站出來說:“太后,臣收到陵安城守將朱民將軍的八百里急報,朱民將軍說他在陵安城外,已經告訴鎮(zhèn)北侯朝廷召他返朝領賞,他不但不撤軍,還連夜從水路去了北燕城!他怎么會不知宮中恩旨,他分明是抗旨不遵,藐視皇上和太后!”
“據臣所知,北燕城中洪災嚴重,又被七國胡戎大軍聯(lián)合圍攻,城中缺糧缺人,鎮(zhèn)北侯此舉是為了挽救北燕,北燕城中還有那么多大齊的子民,臣認為鎮(zhèn)北侯非但無罪,朝廷應該快速派兵去救援北燕!”
“是,我們不能置北燕的百姓于不顧,蕭相乃是當時宰相,此時此刻,不該是先考慮如何救助北燕的百姓嗎?如果朝廷不派兵去支援,大齊失了北燕城,他們很有可能揮軍南下,直搗齊陽!”
……
爭論越來越多。
蕭太后冷冷地說:“肅靜!”
場面總算是安靜了下來。
蕭太后眼前的北燕將士,緩緩地說:“北燕有難,皇上自會頒布圣旨派鎮(zhèn)北侯過去支援,鎮(zhèn)北侯不等朝廷下旨,獨自前去,視為謀反!哀家念及鎮(zhèn)北侯多年來鎮(zhèn)守北地,勞苦功高,不治其謀反之罪!”
“太后英明,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蕭太后冷眸看向眾朝臣,繼續(xù)說:“倘苦哀家不治他的罪,以后哪個將領有點功勞便抗旨不遵,大齊還如何治國,哀家認為鎮(zhèn)北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故,原本諸九族的大罪,哀家今日輕判,鎮(zhèn)北侯除去侯爵之位,鎮(zhèn)北侯一族皆削奪官職,沒收家產,發(fā)配北燕!”
“太后三思!”
謝氏官員跪地哀求。
北燕的一些效忠于鎮(zhèn)北侯和顧北崢的將領,也跟著跪了下去,請求太后輕判。
蕭相一黨站出來,指責維護謝忠的官員。
太后沒有治謝忠謀反,已是皇家天恩。
一番爭論之后,蕭太后揉了揉太陽穴,說:“哀家今日累了,先行回宮,此案就這么定了!”
蕭相扶著蕭太后離開。
進入坤寧宮后,蕭相一臉陰狠道:“太后,陵安城守將朱民的急報中說北燕城的災情十分嚴重,謝忠此去北燕,也只有死路一條,其實大可不必治謝忠的罪,還能為太后博一個好名聲?!?
“哦,你且細細說給哀家聽聽?!?
“太后索性下旨,讓鎮(zhèn)北侯家人帶兵去北燕支援,不也相當于將鎮(zhèn)北侯一家誅殺了嗎?咱們還可以派兵在陵安城外駐扎,待北燕的將士被洪水淹沒之后,一舉將北燕占領下來,也不能給胡戎侵占大齊領土的機會,真若是北燕還能起死回生,靜太妃不還在咱們手里嗎?”
“蕭相此計甚妙,哀家即刻下旨!”
隨后,蕭相帶著太后懿旨來到眾臣面前宣布。
蕭相此計,不但堵住了讓朝廷派兵支援北燕那些官員的嘴,又對鎮(zhèn)北侯網開一面,也未剝去鎮(zhèn)北侯一族的官職,更為朝廷爭取了一個極好的名聲。
唯獨謝家人知道,朝廷是讓他們換一個死法而已,謝老夫人接到圣旨的時候,直接昏了過去。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