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劉長站起身來,"我們?nèi)徥称涞母 ?
欒布和張不疑即刻起身,沒有遲疑,跟在了劉長的身后,三人走出了府邸,踩著厚厚的積雪,神色肅穆,周圍的那些楚墨也不敢偷懶,急忙再去去忙碌,劉長卻看都沒有看他們,直接帶著兩人走出了府邸。
上了車,欒布駕車,劉長和張不疑坐在車上。
"欒布,你和張不疑擋住他的門客,那老賊,我會親手殺了他。"
"稍后由欒布叩門,說有要事求見,趁著他沒有防備,先干掉他的門客...."
劉長說著,兩位舍人認(rèn)真的聽著。
張不疑遲疑了片刻,說道:"大王,審食其深受太后寵愛...常問策與他,若是大王冒然動手。"
"你怕了我不會令你跟著我去的。"
"大王,我怎么會害怕呢!"
張不疑皺著眉頭,說道:"我只是不想讓大王...唉,既然大王要?dú)?那殺了便是,若是問罪,我絕不躲避!"
劉長沉默了下來,過了半響,方才問道:"阿母...真的是我的殺母仇人嗎"
"絕對不是。"
這一次,開口的人卻是欒布,欒布認(rèn)真的問道:"大王,你若是謀害了一個人,會將她的孩子當(dāng)作自己的孩子來對待嗎"
劉長沒有說話,只是喃喃道:"戚夫人曾說...."
"戚夫人與太后有仇,她自己是什么德性,大王是知道的。"
"太后對大王如何,大王也是知道的。"
劉長痛苦的閉上了雙眼,沒有再說話。
劉長從不曾懷疑過阿母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哪怕戚夫人說過這樣的話,他也不曾相信,自從他能記事,他看到的就只有阿母,阿母喂自己吃飯,給自己做衣,哄自己睡覺,每次阿父要揍他,他總是躲在阿母的身后。
小時候他做噩夢,整整一夜,阿母撫著自己的背,不曾睡覺。
這些年來,他要什么,阿母就給自己什么...遇到肉,她自己不舍得吃,都要給讓給自己吃。
在人世間最親近的人,在一瞬間變得陌生,甚至還成了仇人...劉長無法接受。
暴怒的劉長,仿佛一頭被關(guān)在牢籠里的野獸,而包裹著野獸的牢籠,叫母愛。
當(dāng)馬車漸漸靠近了審食其府邸的時候,欒布忽然停下了馬車。
劉長睜開了雙眼,不知何時,他的周圍出現(xiàn)了一群甲士。
在前方,季布正擋在路中間,在他的身后,是那位農(nóng)者,農(nóng)者低著頭,站在他的身邊,一不發(fā)。
劉長明白了。
他緩緩站起身來,"季布...你要擋我嗎"
"大王...太后有令,讓大王回家。"
"家"
劉長苦澀旳笑了起來。
"大王...回家吧,太后正在等你回去吃飯。"
季布認(rèn)真的說道。
劉長只是看著季布,看了許久,方才回道:"好。"
季布帶著人將劉長帶走了,欒布和張不疑卻留在了這里。
張不疑有些無奈的說道:"唉,大王命運(yùn)坎坷啊...不過,這也不能怪審食其和太后啊,他們并沒有謀害,只是未能相救而已...欒布,你剛才怎么都不勸...欒布你去哪里"
張不疑急忙追上了欒布,欒布手放在劍鞘之上,認(rèn)真的說道:"對,審食其只是未能搭救,沒有罪過。"
"那你這是要去哪里!"
"我要去殺了審食其。"
"你瘋了!"
張不疑急忙擋在了欒布的面前,他瞪大了雙眼,"你想要做什么啊審食其是太后的近臣!你要?dú)⒘怂?難道是想讓大王與太后徹底決裂嗎!"
欒布平靜的看著他,"我知道審食其無罪,也知道審食其是太后的寵臣...如果大王殺了他,太后與大王一定會決裂,所以,我準(zhǔn)備自己去殺了他,等殺死了他,我就用這把劍自殺...一來,償還審食其的性命,二來,這也不會牽連到大王。"
"太后只會恨我,不會因此而怨恨大王,至于大王,得知審食其身死,大概也能釋懷吧...."
"你放屁!"
張不疑雙眼通紅,他罵道:"大王是什么樣的人難道你不知道他是那樣重情的人,若是你自殺,他會怎么樣!"
"我知道...可你不知道,大王是一個很聰明,很堅強(qiáng)的人,我的死,會讓他清醒,他會放下復(fù)仇的念頭..."
"你!我絕不允許你這么做!"
張不疑猛地拔出了長劍,對準(zhǔn)了面前的欒布,"你若是想死,便死在我的劍下!"
"你不是我的對手。"
"那你便殺了我?。?!"
張不疑咆哮道:"你以為自己是在幫大王你這是在謀害大王!你這是要徹底的殺死大王!"
"我為唐王之臣...只從唐王之令,赴湯蹈火...."
欒布緩緩拔出了長劍,兩人對峙。
........
椒房殿內(nèi),呂后坐在上位,她的臉色很平靜,只是,微微顫抖的肩膀證明了她的內(nèi)心并不像她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這么平靜,就在剛才,季布派人前來稟告,說是一位農(nóng)者前來找他,說唐王要?dú)徥称?讓自己前往勸阻。
聽到這句話,呂后懵了,她怕了。
呂后很久都不曾害怕過,可這一次,她真的怕了。
很久很久以前的往事忽然浮現(xiàn),呂后驚訝的發(fā)現(xiàn),原來劉長并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似乎,連自己都忘記了這一點(diǎn),連自己都在隱瞞著自己,不去回憶這件事。
呂后在嫁給劉邦之后,并沒有像她阿父所說的那樣,享受富貴,反而是迎來了一段苦難的人生,她曾看著良人拋棄自己,也曾看著良人在馬車上踹下自己的孩子。
在登基之后,劉邦每日都跟戚夫人混在一起,呂后完全被冷落。
親生兒子害怕她,不敢像對待母親那樣對待她,不敢將心里話說出來,也不敢依偎在她的身邊。
親生女兒也怕她,自從嫁人之后,沒有她的詔令,永遠(yuǎn)都不肯主動來長安看望她,每次相見,也只是笑著,笑容之中透露出疏遠(yuǎn)。
長是她唯一的兒子,是她親自養(yǎng)大的孩子,他會向自己撒嬌,會跟自己吵架,會讓呂后像一個真正的母親一樣。
可如今,這個唯一的寄托,似乎也要離自己遠(yuǎn)去。
呂后很強(qiáng)大,比劉長要強(qiáng)大的多,面對這樣的事,她的臉色還是那般的平靜,她孤獨(dú)的坐在椒房殿內(nèi),等待著劉長到來。
他會以什么樣的眼神來看自己呢
他還會在門口大叫自己餓了嗎
他會質(zhì)問生母之死嗎
呂后在腦海里思索著,在心里不斷的默念著,無論發(fā)生什么,她都不會退縮,她都不會害怕,經(jīng)歷了這么多,這又算的上什么呢不過又是一人離去而已。
殿外傳來了腳步聲,呂后猛地抬起頭來,那一瞬間,她竟有些坐立不安,在甲士們的簇?fù)硐?劉長走了進(jìn)來,他低著頭,神色恍惚,就這樣走進(jìn)了椒房殿里。
呂后看著他那悲傷的臉,看著他臉上的淚痕,幾次想要起身,卻都不敢再靠近。
無聲之中,仿佛兩人之間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道無形的屏障。
劉長抬起頭來,眼中含淚。
"阿母~~~"
他抬起頭哭了起來,呂后不假思索的走到了他的身邊,摟著他,讓他坐下來,輕輕的擦拭著他臉上的淚水。
劉長沒有質(zhì)問,也沒有憤怒。
椒房殿里,只有一個傷心無助的孩子,在母親的懷里哭泣。
母親溫柔的安撫著她的孩子。
她知道,這就是她的孩子,誰也搶不走。
。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