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在你我不在的時日里,全力而為,縱然戰(zhàn)時,流民也得到了妥善安置,青壯們都在打仗,可是沒有耽誤春種,屢發(fā)徭役,可百姓們并沒有怨聲載道,您不曾獎賞,甚至都不曾鼓勵一句。"
"長改進機器,這些時日里,長期在耕地里,想方設(shè)法的改進農(nóng)具,想要為天下做出些貢獻來,你也視若無睹!"
"恒讀書有成,蓋公甚愛之,屢次告知我,想要收其入門,教導(dǎo)更加高深的內(nèi)容,這些事情,陛下可曾知道"
"陛下的眼里,就只有那位戚夫人,還有他的兒子劉如意嗎"
"陛下難道就不怕嗎"
"朕怕什么"
"等有一天,你我都不在了,因陛下的偏愛,其余皇子聯(lián)手將趙王殺死,陛下又該如何呢"
直到劉邦離開椒房殿的時候,他也沒能將留下如意這句話說出來,幾次試探,都被呂后劈頭蓋臉的訓(xùn)了一頓。劉邦無奈的離開了這里,剛剛回到了宣室殿,丞相便找了上來。
蕭何找到劉邦,只有一個目的,處死韓信。
他的態(tài)度非常的堅決,大有皇帝不同意就不離開這里的意思。
劉邦覺得有些奇怪。
"當(dāng)初是您將淮陰侯舉薦給朕,如今又是您堅決的請求朕處死他,這是什么緣故啊"
蕭何認(rèn)真的說道:"我昔日舉薦他,是因為他的才能,可以協(xié)助陛下平定亂世,而如今要處死他,是因為天下初平,不能再經(jīng)歷戰(zhàn)亂。"
劉邦笑著問道:"朕還以為,您與淮陰侯是很要好的知己呢。"
"確實是如此,不過,正是因為臣了解他,才請求陛下處死他!"
"若是陛下今日寬恕了韓信,我料定,他在未來定然生亂,大漢又要經(jīng)歷戰(zhàn)亂了..."
站在劉邦面前的這位老丞相,已經(jīng)老了,這些年里,他大概是劉邦集團里最為忙碌的一位,劉邦等人推平了原先的房屋,而蕭何就是在瓦工,他在原先的廢墟上重新打造了一個名為大漢的高樓大廈,能大庇天下百姓俱歡顏。
他是絕對不會容忍任何人來破壞這座大廈的,他不能看著戰(zhàn)爭再次席卷這片土地,他的前半生,在與戰(zhàn)爭作戰(zhàn),而他的后半生,則是在與野心家們作戰(zhàn)。他堅決的支持劉盈,因為他知道,劉盈即位,戰(zhàn)亂便會遠(yuǎn)去,天下能真正的變成一個太平之治世。
這片土地,實在是太需要和平了,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的戰(zhàn)亂,幾百萬人戰(zhàn)死,在無數(shù)思想火花綻放的背后,隱約能聽到這片土地的嚎啕大哭。
在擔(dān)任丞相之后,蕭何在這十年的時間里,一直都在為民做主,做些改善民生的事情,安撫各地的百姓,想讓他們都過上好日子。蕭何的這種思想,在漢初一直延續(xù)著,他的繼任者們,無論是專橫的皇后,無論是他的敵人,無論是不愿意透露名字的某位老四,都在按著蕭何的這條道路繼續(xù)前進。
若說文景之治是漢武帝能征伐強敵的基礎(chǔ),那蕭何就是文景之治的基礎(chǔ)。
面對丞相的苦苦哀求,劉邦似乎想到了什么。
"丞相這番話,可也是皇后所授意的"
蕭何大驚,"陛下何出此呢"
劉邦咧嘴笑了起來,"戲耳。"
"朕定不會放過淮陰侯,淮陰侯兩次謀反,若是再放過了他,天下諸侯都要效仿他了!"
蕭何心滿意足的朝著劉邦行了個大禮,"如此甚好!"
送走了丞相,劉邦決定親自去見一見淮陰侯。
看到披頭散發(fā),遍體鱗傷的韓信,劉邦心里也不是滋味,他有些生氣的問道:"為什么要這么羞辱淮陰侯呢"
獄吏如實回答道:"這是皇后的命令,每隔三日就要對罪犯執(zhí)行鞭刑....每隔七日就要執(zhí)行..."
"好了!以后就不要這樣做了!"
"唯!"
劉邦隔著木柵,看著里頭的韓信,"你又何必如此呢"
韓信抬起頭來,眼里沒有一點的懼怕,"乃受他人蒙蔽。"
"哦"
劉邦聽出韓信似乎有些服軟之意,要知道,這個硬骨頭哪怕是被自己抓住之后,也不曾服軟過,這讓劉邦倒是有些驚喜。
"雖是受他人蠱惑,可你兩次謀反,罪無可恕,朕決定處死你,只可惜了你的才華啊。"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