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誰不知道這個李秀才現在做點買賣,有了錢就燒得難受,把孩子送到這不但能讀書,還有錢領呢!”↑返回頂部↑老百姓正在議論著,李陽又提高了聲音,開始宣布希望小學的課程表。
“書院不但教圣人書,還有諸如數學,物理,自然,地理…等等學科。等孩子大一點,還有生存技能的教導。”
“不管是想學木匠還是鐵匠,或者想學習算賬理賬,總而之吧,只要你想學安身立命的行當,我們都能找到老師!”
“學院不但教文化課,也教技能課,保證學生還沒畢業(yè)就被各大商家鋪戶搶著要,這叫包工作分配!”
不得不說,李陽這番話可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
大周王朝算得上是大國小民,國家雖然是個大國,但底層老百姓生活得卻很困難。
即便是這座縣城商賈云集,有錢人不少,也不能掩蓋窮人更多這個事實。
真要是在這兒免費上學,才能領取補助,最后還有個安身立命的差事,那真是幸福得和做夢一樣!
李陽走上前來,早有兩個保安隊員拉起了一段紅綢,中間用綢子做的碩大紅花。
林初雪盈盈裊裊,用托盤端過來一把雪亮的剪刀,端端正正擺在夫君面前。
李陽伸手把剪刀拿在手中,來到紅綢邊,“咔嚓”一聲將其剪為兩段,緊跟著用手一揮,做了個請的姿勢。
大家伙兒這才明白,這個剪彩儀式就預示著學院正式開學!
接連幾天,這些小學童在書院里面發(fā)出了朗朗的讀書聲。
放學的時候排列成整齊的隊伍,這叫做放學路隊,有保安隊護送,一直送到所有的孩子都回了家。
有好事者偷著問小孩在學校吃的什么,結果孩子們紛紛回答,每天都是有葷有素,四菜一湯!
這可不得了,在大周王朝這種生產力極其低下的時代,就是鄉(xiāng)下的土財主也不能天天吃四菜一湯?。?
看得出來,人家李陽一心辦義學,實在是一個品行高尚,值得歌功頌德的人?。?
但是有人贊許,自然就有人貶損,尤其是那些被書院侵占了既得利益者。
要說起私塾學堂,在這城里還真有幾家,但要是論起規(guī)模,最大的還要說是城東劉家的學堂。
劉家堡人口眾多,距離縣城又有一大段的距離,所以就在劉家堡和縣城之間的位置辦了一所學堂。
這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自家子弟上學,另一方面也方便招攬縣城帶孩子來讀書。
學堂的先生叫做吳文江,曾經中過舉人,對自己的才學自視甚高。
聽說李陽區(qū)區(qū)一個秀才就敢辦書院,尤其什么都免費,這不是準備砸自己飯碗,唱對臺戲嗎?!
吳文江怒氣沖沖直奔希望小學書院,今天要讓李陽知道,秀才和舉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