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師長,你帶著兩杠四星的肩章好好的坐在這里,卻把我爸的處境說的那么云淡風輕,讓我覺得你像是在說風涼話。
未經(jīng)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你沒被人臉上畫著大黑叉壓跪在地上,讓人扔石頭,才能云淡風輕的說出來“他是個合格的軍人”、“這是他最安全的處境”、“上面已經(jīng)盡力”。
是個合格的軍人,就要承受苦難嗎?如果這份苦難落在你身上,你還會說的這么淡定嗎?”
柳師長聽著夏黎這一席話,視線靜靜的看著夏黎,腮幫子有些抖動。
過了半天,才聲音沙啞的艱澀道:“如果承受這份苦難可以保護我的家人,我寧愿承受這份苦難。”
他像是回憶起什么似的,聲音有些發(fā)抖,“我這輩子一共有四個兒子,他們全部為國捐軀,死在抗米援朝的戰(zhàn)場上。
不是我把這件事說的云淡風輕,也不是我為人冷漠,根本不傷心,是因為我能真切的理解夏建國的做法。
我對他們的死雖然心痛,卻從未后悔把他們送到戰(zhàn)場上,保衛(wèi)華夏。
我覺得這番愛國之心,以及這份期盼華夏繁榮昌盛之心,我與你的父親一般無二?!?
他掌控整個南島兵團,不是沒人想把他拉下去。
只不過……一個四個兒子全都為國捐軀的孤寡老人,已經(jīng)讓人無法指摘。
夏黎:……
看著眼前頭發(fā)花白,眼眶微紅,說話都有一些顫抖的老頭,夏黎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難得有些愧疚剛才說的那一席話。
和平年代出生的孩子,永遠無法了解這個時代的悲哀,也永遠無法感同身受他們的“愛國”、“要好好建設國家”是發(fā)自內心的期盼,并且身體力行。
而不是為了考試的時候能拿個高分、表現(xiàn)出來虛假高大上,或是某些政治目的說出去讓別人覺得特別“紅”,以謀取其他的利益。
夏建國是、柳師長是、陸定遠是,許許多多的人都是……
沉默了半天,最終只問了一句,“為什么是我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