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沒說話的李憲忠忽然開口說道:“吳三桂必須死!如果他活著,打仗時既要防著建奴,還要防著他,這仗根本沒法打!”
其他人立刻表達了相通的觀點。
“沒錯,吳三桂必須死。”
“殺了他,不殺他不足以平息憤怒!”
“凌遲處死,傳首九邊!”
“我與吳三桂勢不兩立!”
等眾人情緒稍稍穩(wěn)定后,王永吉站起來說道:“諸位的心情我都理解,但吳三桂好歹是總兵,想要殺他需要經(jīng)過陛下通意?!?
“不必!”朱慈炯提醒:“出兵遼東前陛下親手賜予你尚方寶劍!違抗軍令者可斬,畏敵不前者可斬,作奸犯科者亦可斬?!?
王永吉看著身后的錦盒道:“話雖如此,但事情沒有那么簡單。殺吳三桂本就不易,殺了吳三桂后防止關寧軍叛亂更是難上加難。所以...這件事最好有圣旨!”
“總督大人說的固然不錯!”李憲忠再次開口說道:“但問題是...咱們沒有時間?!?
“李定國已經(jīng)把證據(jù)送往京師,根據(jù)路程推算現(xiàn)在已經(jīng)交到了陛下手中。哪怕當夜擬旨,旨意送到這里至少還要三四天?!?
“這三四天時間里,會發(fā)生很多意外情況。一旦被吳三桂有所察覺,他很可能讓出極端之事?!?
“這也正是本督顧慮所在,”王永吉的眉毛擰成了一個疙瘩。
要解決的不只是吳三桂一個人,還有他麾下數(shù)萬兵馬。
一旦和關寧軍撕破臉,雙方就要兵戎相見。
北路軍總兵力約有六萬,其中吳三桂就占了近三分之一以上。
而建奴總兵力約有四萬。
如果吳三桂倒向建奴,那么北路軍可用兵力只有四萬左右。
建奴的兵力卻達到了近六萬。
雙方的攻守之勢瞬間就會扭轉(zhuǎn)。
“沒那么麻煩!”黃得功揮舞鐵鞭:“等吳三桂來中軍商議軍情的時侯,在帳外設下伏兵。他前腳走進中軍帳,后腳就將其拿下。屆時關寧軍群龍無首,只能向朝廷妥協(xié)?!?
“難?。 敝齑染季従彄u頭:“以我對吳三桂的了解,他是一個極其小心謹慎的人。如果想借著他來中軍議事的機會將其拿下,他會找各種借口不來。就算來了,也會提前布置好兵馬,準備隨時營救?!?
“設鴻門宴呢?”高一功提議。
“一樣的道理,”朱慈炯繼續(xù)搖頭:“只要他不來,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費。”
......
為了對付吳三桂,王永吉召開了一個秘密會議。
與會人員都通意解決掉吳三桂。
但是在如何解決吳三桂這個問題上,眾人犯了難。
另外。
他們還要考慮在解決吳三桂的時侯盡可能的不引起兵變。
“這件事難就難在不能讓吳三桂意識到咱們已經(jīng)懷疑他了!”朱慈炯雙手環(huán)抱在胸前,一邊來回踱步,一邊分析:“一旦被他察覺,他會聯(lián)合建奴對付咱們?!?
“沒錯。”眾人回應。
“也就是說...”朱慈炯繼續(xù)分析:“明天的戰(zhàn)事不能停,否則會引起吳三桂的懷疑?!?
“不能停也得停!”黃得功不愿意了,“吳三桂在我身后就好比臥榻之側(cè)有他人鼾睡,這絕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