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庸一愣,然后說道,“那還藏什么,早就跑出京師地界了!”
“跑不了,剛犯事就發(fā)了海捕文書,各路關(guān)卡他過不去?!崩罹奥〉馈?
“那就是先在親戚家貓著呢,等風(fēng)頭過去呢!”盛庸又笑道,“軍中有幾個殺才不就是這樣嗎?在老家殺了人,在親戚家藏了幾個月,實在沒地方去只能一咬牙從軍!”
“對呀!”李景隆一拍腦門,“那什么胡東,不是太子妃姐夫是姑表親嗎!”
“什么太子妃,什么姐夫?”盛庸問道。
李景隆一擺手,“沒事,我先忙!”說吧,打馬而去。
~~
且說,朱允熥剛把趙寧兒送走,回到老爺子殿中。
剛進(jìn)大門,突然眼前一個黑影飛來。
下意識的一閃身,他身后哎呀一聲。
只見一只布鞋,不偏不倚的直接砸在跟在他身后的王八恥臉上。
緊接著里面?zhèn)鞒隼蠣斪拥呐叵?,“給咱進(jìn)來!”
“孫兒來了!”朱允熥應(yīng)一聲,轉(zhuǎn)頭見王八恥要撿那布鞋,趕緊小聲道,“別撿,放那!”
進(jìn)了殿,老爺子怒氣沖沖的坐在軟榻上,眼睛鼻子都皺在一起。
“那外城改造,到底是個什么玩意?”老爺子開口問道。
老爺子先前有話,皇太孫署理朝政,除卻軍國大事之外,這等民生內(nèi)政的事,也就是上個折子給老爺子過目就罷。所以老爺子對這外城事,還真是一知半解。
“一開始戶部郵政司上折子,外城碼頭那,實在停不下那些貨船,放不下那些貨物。所以便想著,征了沿河的地,建郵政的倉庫!”
“外城那的情形皇爺爺也知道,實在是有傷體面,太過臟亂差。所以孫兒想著,與其這樣不如干脆把沿河的地都征了,建成外城的商業(yè)區(qū),有倉庫有商鋪有買賣。運河那塊地方太好,只要建起來馬上就又是一處繁華所在。”
“外城繁華了,窮苦百姓的出路就更多了,治安稅收也都上來了!”朱允熥繼續(xù)說道,“是一舉多得,有利民生的好事!”
“咱知道!”老爺子沒好氣的說道,“還是你那套說辭,朝廷出錢百姓謀利,盤活市面。這些道道咱都清楚,也知道是好事,可你為啥不盯著?”
“別犟嘴!”不等朱允熥說話,老爺子又道,“這么大的事,為君者不能全交給下面辦。咱當(dāng)了這么些年的皇帝,深知一個道理。啥好經(jīng),下面人都能給念歪了。你看,出事了吧!”
“皇爺爺教訓(xùn)的是,孫兒用人不當(dāng),有失察之過!”
老爺子說這話,朱允熥一點不意外。他老人家是事必躬親的性子,恨不得天下事都用眼睛去盯著,忙的滴溜溜轉(zhuǎn)。
“你說的這事,是好事!”老爺子語氣緩和一些,“咱也贊同,可征地是大事。老百姓幾輩子人牙縫里省出來那么點地幾間房子,誰不當(dāng)成寶?誰愿意賣了搬到別處去?”
“好事,老百姓未必理解!而有些事下面人急功近利,定然要用強。如此一來,百姓明面上干不過,心里罵不罵?”
“窮苦百姓眼里只有他們的小家,沒有那么多大道理!”
“啥是人心,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才是人心!”
“當(dāng)初咱過江占應(yīng)天的時,書生幕僚們說,要得天下就要得民心。過江之后秋毫無犯,凡百姓財物分文不取,公平買賣,錢貨兩清。”
“不得強買強賣!”這幾個字老爺子加重語氣,“做事,不能自己以為為百姓好,那不武斷嗎?要讓百姓看到好,人家才會跟著!”
說到此處,老爺子要翹起二郎腿,忽然覺得腳底板有些涼,再次怒道,“咱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