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陽是一名大二留學生,此時,他也坐在放映廳內(nèi)。
他算是葉知秋的忠實粉絲,也一直在關(guān)心對方的作品動態(tài),所以得知這部由葉知秋擔任編劇的動畫片《功夫熊貓》上映后,便專程來到電影院。
雖然人在國外,但他對國內(nèi)論壇上的消息還是挺關(guān)注的,也知道這部《功夫熊貓》在上映前就遭受了一些非議。
對此,徐陽感到無法理解。
國內(nèi)有更多的作品走向海外,賺外國人的錢是好事,你不支持就算了,反而在后邊冷嘲熱諷、落井下石,一點盼不得別人好,很難理解這樣的人心理是有多黑暗。
對他這種在外留子來說,越在外面待得久,見識過國外的方方面面后,便越覺得祖國的好。
因此,看到有來自華夏的影視作品在這邊登上熒幕,他內(nèi)心是有歸屬與自豪感的,自然要支持一波。
落座后,徐陽還特意觀察了一下放映廳內(nèi)的情況。
整l上座率有個六成左右,不算高,但考慮到是工作日,也還算不錯了。
反而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場內(nèi)和他一樣黑頭發(fā)的觀眾有,但只占了大約三成,絕大部分觀眾都是本地的白人、黑人。
這倒是挺難得的,他聽了一下自已前后左右觀眾的聊天,發(fā)現(xiàn)這部電影吸引的外國觀眾主要就兩種。
一種是喜歡“熊貓”的,畢竟這白加黑胖子在國外是真火,去動物園看動輒排隊一小時以上那種。
另一種,則是沖“功夫”和“房龍”兩個詞來的,畢竟這部影片在宣傳時,房龍出鏡不少,大家都知道他參與到了創(chuàng)作中,并為里面一個角色配了音。
至于像他一樣,沖葉知秋來的卻不多,畢竟絕大部分觀眾看電影時,并不會在意編劇是誰。
思考間,影片很快開始,徐陽將視線投向大屏幕。
燈光變暗,屏幕上首先播放的是一個片頭。
一道坐在彎月上的身影,舉著魚竿垂釣,這是制作公司“動畫夢工廠”的標志性logo,這家老牌動畫公司在美國也算家喻戶曉了。
緊接著,畫面變換,一張落葉隨風緩緩飄落,在一束溫暖的陽光下定格,下方,“拾光之秋”四個中英文字l顯現(xiàn)。
看到熟悉的名字,徐陽一愣,接著反應(yīng)過來,這是葉知秋名下的動畫工作室!他們也參與到了這部作品的制作中,所以才會在片頭出現(xiàn)。
片頭過后,劇情開始。
一抹殘陽下,頗有幾分古代江湖俠客意味的場景下,
一道頭戴斗笠、披風瑟瑟作響的身影緩緩行來。
鏡頭拉近,大俠斗笠下面孔,卻是臉蛋圓滾滾、留著兩個大黑眼圈的熊貓模樣,和方才酷酷的畫面形成了鮮明對比,顯得有幾分反差感的滑稽。
背景音中,有旁白響起。
傳說中有一位傳奇人物,武功蓋世,締造很多傳奇事跡。他游走江湖,尋找很多可敬的對手...
畫面一轉(zhuǎn),開始打斗。
大俠雖然長得憨厚,身材管理也不太行的樣子,但武功卻是極好的,瀟灑利落的身手將敵人打得屁滾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