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是前世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曲,被稱為“后王菲時代”最具流行性和傳唱度的歌曲代表。
其實這首歌的詞、曲創(chuàng)作都有一定的故事性。
作曲人柳重非常欣賞天后王菲的嗓音,寫得時候就在想著天后會怎么唱,于是便“如有神助”,幾分鐘就將這首歌寫了出來,打破其最快寫歌紀(jì)錄。
很多人會將“紅豆”與“相思”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詩人王維那首著名的古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事實是,這首歌的詞源于作詞人在創(chuàng)作時,正巧在看一部日劇,劇中女主角煮紅豆飯時,想著跟男主提分手的事情,一分神就把紅豆煮糊了。
作者一邊跟著劇情一邊想歌詞,從而有了這首詞的誕生。
雖然此“紅豆”非彼“紅豆”,不過葉知秋覺得將詩句與歌曲結(jié)合在一起理解也未嘗不可。
畢竟,這個世界沒有木村拓哉,也沒有日劇《戀愛世紀(jì)》。
但華夏人對古詩詞之美的欣賞,卻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
端坐在鋼琴前,葉知秋開始彈奏。
平緩、略帶憂傷的旋律響起,錄音室內(nèi)不少人暗暗點頭。
音樂總監(jiān)陳海濤感觸頗多,他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見葉知秋,就是在這個錄音室。
當(dāng)時葉知秋也彈了鋼琴,為虞采薇彈《起風(fēng)了》的歌曲伴奏。
時隔近一年,他發(fā)現(xiàn)葉知秋的鋼琴彈奏水平又上了一個層次...
此時,葉知秋的歌聲也隨之響起。
還沒好好地感受
雪花綻放的氣候...
好聽!
這是錄音室內(nèi)眾人一致的感覺。
似乎這首歌由葉知秋來唱也挺合適的?
唱完歌曲第一個b段,葉知秋便停了下來,眾人還有點意猶未盡。
葉知秋道:“大概是這樣,這首歌其實還是更適合菲姐的聲線。”
“演唱時聲音自然就好,帶上一些彌散,但是形散而神不散的感覺。”
接下來,葉知秋再先后試唱了《匆匆那年》、《笑忘書》兩首歌曲,一旁的李文瑞等人越聽越激動。
三首歌,無一例外都是質(zhì)量非常高的作品!眾人已經(jīng)期待這張e正式推出后的盛況了。
最為高興的無疑是陳菲,手里緊緊攥著三張薄薄的紙張如獲至寶。
這時,陳海濤問道:“這張e名稱叫什么?有想法了嗎?!?
葉知秋想了一下道:“可以將《紅豆》作為主打歌,專輯就用這個名字?!?
“宣傳的時候,我再附首詩上去,效果應(yīng)該會不錯?!?
錄音室內(nèi)眾人一愣,沒想到還能有這種操作。
“這個是我初步設(shè)想,菲姐你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來?!比~知秋提醒道,“《紅豆》那張紙背面有那首詩,你看一下?!?
陳菲一愣,連忙翻過紙張背面,果真寫有一首詩——《紅豆》。
一眾人忍不住伸長了脖子圍上來,看到這首詩的第一印象是“字真好看”!
《紅豆》這首詩用詞凝練,寥寥幾句,就把相思之情寫得纏纏綿綿。眾人多少也是有鑒賞能力的,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其中的詩詞之美。
細(xì)想一下,到時e發(fā)行圍繞著這首詩展開宣傳...
陳菲和經(jīng)紀(jì)人互視一眼,都看得到對方眼中的激動之色。
葉知秋雖說是初步設(shè)想,但這么有逼格...高大上的創(chuàng)意,還改什么??!